上海足球德比后上港申花球迷发生冲突,引关注
上港申花球迷发生冲突
新浪体育讯 周末上海足球德比结束后,微博上一位名为“上海尚旭集团足球俱乐部”的网友@我对我说:“周先生,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最好是一篇文章来简要评价上港队”一次又一次攻击申花球迷的球迷。”
据说,上海德比中至少发生了三场比较大规模的斗殴事件。据悉,现场警察无法将他们赶走,他们的脸部被划伤,并且还留有照片。我搜索了上海球迷打架的视频,双方都说对方球迷是因为对方球迷受伤。
笔者并不在现场,无法对此事做出任何判断。准确来说,这起事件与“墨尔本球屁横幅事件”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前者是道德问题,可以批评、引导;而打架斗殴属于治安事件,应当由警方处理。这种扰乱球场内外秩序、造成流血事件的行为根本就不是足球狗屎。应该算粉丝流氓了。
网上搜索发现,上海德比的斗殴事件在2014年和2015年就已经发生过,今年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警方的计划、安排、现场镇压能力是否应仔细检讨?
体育竞赛是文明战争、文明竞赛。古代战争中,为己方加油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敲锣打鼓为自己的人民鼓掌;一种是赤身裸体侮辱对方。前者是现代文明,应该提倡;而后者则是一种在现代是淫秽的挑衅行为,应该受到遏制。
“墨尔本球放屁横幅事件”本身就是一种挑衅,很容易导致两方情绪对抗。此问题出现后,笔者曾在《REP上海?还是RAPE上海?绿地俱乐部应弘扬正能量》一文中呼吁,希望绿地俱乐部和上港俱乐部都出来表明态度,不要再有不文明行为啦啦队活动。遗憾的是,这一倡议并未得到积极回应,以划清界限,减轻上海德比可能出现的不文明行为的压力。
上周,笔者受邀去上海参加一个活动时,看到格陵兰的发言人正在接受五星体育的采访。他表示不支持这些“墨尔本当地人”的行为,但也不谴责这种行为;上港也未能对因“墨尔本事件”而愤怒的自家球迷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
中国举办体育赛事的成本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问题。安全问题的核心是观众的礼仪和纪律不严。热情很容易被煽动为愤怒并导致意想不到的事件。这与少数人受教育程度不够、素质低有很大关系。但社会特别是媒体还没有形成严肃的舆论来反驳这一点。还有一些无知的人,把糟粕当成粉丝文化,做出这些挑衅性的球屁和粉丝流氓行为,引起别人的不满,实在令人失望。遗憾。
笔者在北海道观看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英格兰队与阿根廷队的比赛,以及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观看了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比赛。我在报道2014年巴西世界杯时还观看了哥斯达黎加和乌拉圭在马拉卡纳体育场的比赛。 。至于亚洲杯、亚冠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的主场上海足球联盟,美国女足世界杯甚至德甲,我也都去过场馆。国外比赛的安保人员少得惊人。中国怎么能出动防暴警察和数十万保安包围看台?
虽然安保人员很少,但现场的监控设备绝对是最先进的。如果你把充电宝扔进德甲赛场尝试一下,现场摄像头会立即跟踪扫描你并抓到你,你会被直接送入比赛并进入球场流氓档案。他们被罚款并被禁止观看比赛。
如果上海不知道如何打击足球放屁行为和足球流氓行为,不妨看看其他省市在做什么。
2009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警方对违反体育场秩序的观众建立足球流氓档案,采集球迷流氓DNA,进行重点管控。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截至2012年的三年间,已有近100人因在场外投掷砖块、砸毁对方大巴、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而被禁赛。这一做法给济南体育场带来了负面影响。起到了很好的净化作用。
笔者从前几年的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京津两地球迷发生矛盾,天津一直非常重视球场安全问题。天津的记者曾在几年前的津京德比赛前告诉我,市委宣传部周三召开会议,直接下达严厉命令,要求所有媒体给津京德比降温。结果,本报连赛前的热身文章都不敢发表。那些刊登的报纸普遍缩小了版面,并做了300-400字的简短介绍。他们不敢在文章中使用“复仇”、“血战”等词语。刺激文字渲染。
第二天,前往观看比赛的北京球迷被堵在泰达体育场看台下的通道内,不准出去。半场结束后,他们被踢回车上返回北京。此后几年,京津德比期间,双方官方球迷组织不再组织集体观赛客场比赛,且前往观赛的人也被要求不得穿着带有客队队徽或客队队徽的球衣。围巾和其他标志性物品。这种做法比较消极,但至少是一种重视控制的态度,是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做出的妥协。
此外,天津泰达当时还拥有自己的比较先进的官方啦啦队。这其中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很深。某场比赛,现场裁判判出了不符合天津球迷意愿的判罚,北京掀起了集体骂声海啸。当时,负责球迷部门的泰达队官员刘达急忙从看台上跑下来,跑向自己的官方看台。在与该组织的球迷领袖商量后,他挥舞着手臂,指挥着1000多名官方球迷唱歌,压制了现场的北京球迷。文明地斥责、引导零售球迷加油,或多或少是俱乐部的态度。
我们来看看北京对待足球流氓的做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寿山区对于这种集体活动是如何高度重视的。 2003年中超赛季开始前,在丰台体育中心,笔者没有出来在会议室采访一位领导,无意间听到了一场内部会议。当时由北京市副秘书长领导。现场包括丰台区政府领导在内,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市交通局、消防武警、120急救、市卫生局等约40人。丰台卫生局乃至区内三家医院急诊科的负责人、西站保卫科长、丰台区体育局和体育场的领导人员等等。各个部门的人纷纷讲述自己的准备情况、存在的隐患以及与部门的沟通情况。所有会议花费 40 分钟完成。每次会议都简短、简洁,任何问题都当场解决。其中,安全问题和球迷快速离开是重中之重。交通部门如何在比赛结束后迅速出动大型交通车辆在附近待命,将他们运送到地铁一号线,各方面都精确到分钟。客队球迷有专门的警察保护和安全通道进行疏散。警察队长要保护谁,是否需要交通领航车,护送他们到哪里分开,都是当场决定并记录下来。
此外,每场北京国安主场比赛结束后的周一,各部门都会再次召开会议,汇报主场比赛中发生的情况、发现的隐患以及如何解决。
2005年,笔者采访中超联赛时,亲眼目睹两名足球流氓持砖头向工体北门跑去,向赛后准备回家的山东球迷大巴扔砖头,砸坏了球队的球门。山东球迷大巴的玻璃。事情发生得很突然。还没等我从被扔的砖头中恢复过来,肇事者就跑掉了。
随后,北京赛区被通报批评。笔者当时所在报社记者称,大型活动部、朝阳分社分别会同公安部、北京市进行检查。接下来的主场,北京市公安局和朝阳分局进行了安排。在赛后疏散过程中,三名不服从指示并向警察投掷水瓶的流氓球迷被拘留并拘留。
三人随后在北京电视台承认错误,表示悔恨,并劝其他粉丝不要效仿。当年工人体育场随后的每场主场比赛中,赛前和赛中都反复播放三名被拘留的球迷流氓的视频,震惊现场。
目前,许多破坏性的球迷和流氓都集中在互联网上。对于这种在网络上组织的“球屁组织”或者“球迷流氓组织雏形”,北京市公安局此前回应的“北京足球骂联盟”就非常典型。
2007年7月底,北京市公安局拘留了在百度贴吧注册的“北京骂人联盟”活动人士李凌(化名)。这群人简称为“JM联盟”,是一群有组织的活跃足球观察者。他们活动的目的是在观看国安比赛时看到不是自己想要的判罚,或者对方球员的一些行为不是自己想要的,从而发起有组织的集体骂骂。据说核心团有30多人,经常组织Party,一起吃饭。
“北京骂联盟”将北京骂视为北京球迷文化,但实际上是一种不文明、卑鄙的加油方式,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尽管这个“北京骂人联盟”并没有像上海德比那样在现场进行恶斗,但北京警方仍然以“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为由,将其主要成员拘留7天。 2007年7月后的主场比赛前和主场比赛期间,北京电视台拍摄的北京市公安局处罚“京骂联盟”的视频也在主场大屏幕上播放,再次批评了一些可能太过分的足球屁。行为受到严厉打击。
当然,上海德比的打斗场面也有值得称道的一幕。在一名名为“三眼少年看世界”的网友发布的视频中,一名警察独自在现场阻止一名身穿红色上港球衣的球迷攻击蓝衣格陵兰球迷。视频中,民警不断劝阻双方,并将两人拉开上海足球联盟,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但这样一个人的行为并不能代表整体上更加有序的安排。
上海德比斗殴事件谁该负责?媒体的声音够不够?直到两支球队其中一支降级或者有俱乐部消失之前上海足球联盟,上海德比将继续进行。活动主办方、警方、两家具乐部难道不应该认真思考下一次该怎么办吗? (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