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围棋赛事改制传闻引关注,能否解决痼疾并实现盈利?
最近有传言称,业余围棋锦标赛将进行重组,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最终计划。都说比赛一般需要分级,但是分级能解决业余围棋比赛的老问题吗?业余围棋比赛能否变得有吸引力?欲解铃,须系铃。具体来说,我们需要看看问题的根源。
01
业余围棋锦标赛可以自己盈利吗?
队长本人组织过许多比赛,当然其中大部分是针对青少年的。我从来没有举办过成人业余赛事,但是我参加过。竞争都是同一个道理,那么竞争的利润点在哪里呢?客观地说,基本没有。
无论是职业赛事还是业余赛事,在现行机制下,必须优先考虑其社会效益,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足。因为围棋与篮球、足球不同,观赏性不如篮球、足球,需要一定的门槛,外人难以理解。
日本最早的新闻棋类游戏是围棋盈利模式的鼻祖。当时,他们靠在报纸上连载国际象棋棋谱来增加订阅量。因此,日本七大赛事都是由报纸赞助的,比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
后来世界进入了电视时代,围棋自然适合电视转播。比如,中国的围棋热潮是从中央电视台转播聂卫平的擂台赛开始的,电视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赛事转播权本身包括冠名权和广告费,这也是盈利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电视时代这样的围棋大棋也能造血。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理论上来说,在线直播围棋比赛是极其容易的。然而,现在好玩的事情太多,干扰因素太多,所以交通分散了。而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足球赛事转播权,有很多东西比围棋更好玩,而且没有入门门槛,比如游戏。围棋锦标赛不能仅仅依靠网络流量来赚钱。这不仅适用于业余锦标赛,也适用于职业锦标赛。
目前所有赛事基本都是靠赞助模式支持,是企业单方面投资的模式。有的还能带来一些广告效益,大部分只是情怀。否则,我们可以依靠地方有关部门的拨款来替代一些资源。职业赛事和业余赛事本质上是一样的。但业余赛事在竞技性、刺激性、关注度等方面无法与职业比赛相比。
02
业余赛事如何吸引粉丝?
从这个角度来说,让业余赛事变得更有娱乐性、竞争性更小,绝对是正确的想法,但具体是如何运作的。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业余赛事的乐趣来源:竞争性、社交性、地域性。
竞争力不用说,下棋赢自然是乐趣。但如果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那自然就没有意义了。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用一些赛制来达到平衡,比如排兵进行团队赛,或者制定杀猪大会那样的棋格。这都是很好的方法。
社交性是业余赛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至少队长从小就开始学围棋,社交性占了很大一部分。在互联网之前的时代,如果你想成为围棋高手,你必须找到一个圈子,一个下棋的地方,还有一个人教你下棋。而一旦你认识了一些棋友,你就不仅仅是下棋了。这是一个消磨时间的好地方。可以下棋、喝酒、社交。这与现在的在线围棋游戏完全不同。在那个时代,优秀的围棋爱好者往往社交能力很强,会到处寻找下棋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围棋比赛中充满了我们不认识的冷酷对手,或者我们认识的对手水平比我们高得多,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众都不会觉得有趣。对此该怎么办?这是下一个问题。我们需要限制玩家的身份。这就是地域性。
例如,许多城市现在都有业余围棋联赛,这是区域性的。如果有什么比赛都是全国顶尖选手都去那里的话,其他人还能参加什么呢?它们都用作分母吗?他们都跟着王子学习吗?那会很无聊。
因此,它必须是区域性的。其实国外的职业比赛也是如此。比如我们看的足球联赛是地区性的,但实际上国外的足球联赛是分为甲级、乙级甚至社区级别的。 Go 中也应该使用这个方法吗?不可能一直都是全国排名前20的业余选手的大型比赛,那么巷子就会越来越窄。
03
分级还是分组?
队长认为没有必要按照传说对事件进行分类。在围棋衰落的大趋势下,愿意全身心投入运行围棋的人已经很少见了。怎样才能进一步抑制热情呢?而且,说到活动,谁出钱举办,谁就最有发言权。不要人为地阻碍他们。谁付钱,谁就有话语权。
因此,与其强制对事件进行分类,不如对每个事件进行分组。比如汉江杯如果分为名手组、名师组、名人组,那就非常好。一线业余高手去名人组,老一代高手去名师组足球赛事转播权,愿意参与娱乐的就去名人组。这是个好主意。
至于各种奖金,我认为没有理由限制,但可以适当放开。比如,低水平的职业选手不被允许参加业余比赛,这导致了很多职业选手的退出。那么这是一个问题吗?这不是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而且这符合市场需求。
04
职业棋手退役的原因不是业余比赛奖金太高,而是职业比赛太少!
如上所述,职业棋手退役的原因是没有比赛可玩,那么这背后隐藏着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我们没有那么多游戏?当然,这与大环境有关,职业赛事都是赢家通吃的。不管有多少游戏,受益的只是少数人。
针对这个计划,一是从整体角度振兴围棋,但如果暂时不行的话,其实还不如让职业棋手退役,免得无棋可玩。虽然短期内会有损失,但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是改动最少、麻烦最少的方案。
如果因此而强行限制业余比赛的奖金,那岂不是适得其反?被限制了半天,职业选手依然无法比赛;业余围棋原本大有可为的局面被压制了;最终并不是围棋比赛的复兴,而是对职业棋手退出的简单限制。当然,如果你不辞职,你会失望;如果你辞职,领导会觉得不舒服,但最终却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足球赛事转播权,这不是更不值得吗?
05
思路一:全国一盘棋,评分全网
说实话,这完全消除了所谓专业和业余的障碍。所有符合规定的比赛都包括在内。短期内,职业棋手将不得不为与业余棋手下棋付出代价。比如你先让路,或者贴一些数字,初期执行起来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从长远来看,不存在所谓的退路问题。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什么这样的职业棋手就不能赢得比赛呢?人太多了吗?每年20个名额是否过多?因此,在网络时代,建立全网评级体系,消除专业人士与业余人士之间的壁垒,是长远之计,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之一。
06
思路二:放弃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如果你看看职业拳击,有多个组织(例如WBA、WBC、WBO等)。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排名。加入组织后,您还可以参加跨组织的挑战和竞赛。这不是很有趣吗?更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景观开放的时候,不要把一个项目当成自己的领地,完全垄断;如果你垄断了,这个东西就会变冷。如果真的放手,建立这么多的围棋会议,这么多的围棋组织,各有各的对决方式,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好奇和兴趣。
看看现在的美国大选,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竞争非常激烈。共和党之所以取得大胜,是因为他们采用了自由主义、哈耶克传统和保守右翼的制度。也就是说,政策制定者的干预越少,经济发展得越快。对于 Go 来说是这样吗?
而且,根据现行组织法,不允许某些协会具有排他性垄断行为。队长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开成立几大围棋组织,常常造成群雄争霸的局面,也是一剂良药。
已经说了很多了。您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你不妨投票一下。
钢铁队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