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磊让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新闻成中国媒体报道头条
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在西班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俱乐部,虽然历史悠久,但其在欧洲以外的影响力其实相当有限。
但如今,有关这家已跌入西班牙乙级联赛的欧洲三流俱乐部的消息,却总是占据着中国各大体育媒体的报道头条——原因很简单,武磊。
作为中国足球唯一的“村里希望”,武磊的表现和这位西班牙人升入甲级的前景成为众多中国球迷关注的焦点。相比于韩日、伊朗等国足,中国球员在五大联赛中踢球的人数不言而喻,即便是在葡超、荷甲这样的联赛中,也少之又少。能像孙兴慜一样踢欧洲赛事、成为顶级球队的核心,几乎是一种奢侈。
自现代足球诞生以来,欧洲一直是亚洲学习的榜样,其青训体系强大、理念先进、基础设施发达、商业赛事水平高,中国也不例外。
针对此,贝克足球推出了一项特别计划:“留学观察”,了解中国以及欧洲以外多个国家的海外足球经历。
我留学期间第一个观察的地方自然是中国(上)。
留学先驱:顾光明、谢育新
现代足球从英国兴起后,在欧美扎根,成为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其中发展最好的是欧洲和南美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三届世界杯冠军均被欧洲球队(1934年、1938年意大利)和南美球队(乌拉圭黑山共和国足球甲级联赛,1930年世界杯4比2战胜阿根廷)夺得,势头不可动摇。
战后,足球的中心仍然在欧洲和南美洲,直到20世纪80年代,南美洲还能与欧洲相抗衡。
除了世界杯之外,南美球队在世俱杯的舞台上也多次能够击败欧洲球队。
但随着南美债务危机的到来,以及私有化(自由化)带来的社会危机,南美经济与欧洲的差距越来越大,除了国家队还能拉下欧洲之外,俱乐部的成绩也在欧洲赛场上逐渐落后。
因此欧洲成为了很多亚洲球员赚钱和学习的地方。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一直对新中国的政策抱有敌意,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连中国的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都被排除在世界赛场之外,何况出国留学学习足球几乎是不可能的。
后来,随着新中国外交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中国人意识到自己与西方足球的差距,开始向欧洲学习。
第一批踏上留洋征程的球员,是来自我国广东省的顾光明、谢育新。
顾光明1959年出生于广东省,20岁入选国家队,23岁就在奥运会预选赛对阵韩国队的比赛中表演了赵子龙的绝招,让每一位观赛的老球迷都赞叹不已。
当时他和沈祥福的左右边锋组合就像两把利刃刺进敌人的胸膛,频频帮助中国队攻城略地。
可惜的是,虽然顾光明本人非常出色,但是在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和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预选赛中却未能入选。
1985年世界杯预选赛失利后,顾光明来到德国科隆(前西德)学习体育,也正是这次学习,让他获得了在德国(前西德)踢足球的机会。
这样,他就成为了中国留德棋手的先驱。
1987年,当时还在德国乙级联赛的达姆施塔特(最后一次征战德甲联赛是2016-17赛季)给了顾光明宝贵的机会,他成功加盟了达姆施塔特。
1987—88赛季德乙联赛第一轮对阵萨尔布吕肯的比赛中,顾光明攻入致胜一球,让中国足球一举成名。
顾光明在达姆施塔特踢了7年球,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上进步很大黑山共和国足球甲级联赛,虽然没能帮助球队升入德甲,但顾光明还是受到了达姆施塔特球迷的喜爱,被誉为“中国的利特尔斯基”。
与顾光明同时期,还有另外一名球员也开启了自己的留洋生涯,这个人就是来自广东的新秀谢育新。
和顾光明相比,谢育新更加年轻,1968年出生的他比顾光明小9岁,不到18岁就入选国家队的谢育新,已经为中国国家队效力了12年,是中国留洋球员中的佼佼者。
他留学的国家是与德国相邻的足球强国荷兰。
1986年,谢育新代表中国国青队在天津参加了柯达杯足球友谊赛,对手是荷兰球队兹瓦鲁。这场比赛,谢育新用场上出色的表现征服了挑剔的荷兰人。
1987年2月6日,在荷兰餐馆老板的资助下,17岁的谢育新来到荷兰,加盟了茨瓦鲁斯PC82俱乐部(该俱乐部现参加荷甲联赛)。
不过和顾光明不同的是,谢宇欣在荷兰的停留时间非常短,仅仅在荷兰呆了半个赛季,由于需要参加奥运会预选赛和全运会,加上当时荷兰对于外援的限制非常严格,最终谢宇欣不得不离开了茨瓦鲁斯俱乐部。
虽然谢宇欣在荷兰呆的时间很短,但他依然怀念在荷兰当兵的岁月:“虽然在荷兰只有五个月的时间,但我在那里结识了很多朋友,和他们的相处让我觉得在荷兰的生活充满了生机。这些日子里,我并不觉得自己身在异乡,我知道了一个职业球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在训练中、在赛场上,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拼尽全力,容不得懈怠。”
即便谈及没有为荷兰队效力的原因,谢育新依然坚定地支持当时中国球员的想法:“如果我没有回国参加六运会,我可能就转会到齐瓦鲁俱乐部了。那个年代的球员,一听说是为省队或者国家队效力,肯定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一边。但幸运的是,那一年的六运会,广东队夺得了冠军。现在回想起来,回国参加比赛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贾秀全刘海光巴尔干之旅
谢育新、顾光明在荷兰、德国的留学生涯,标志着中国球员迈出了出国留学的第一步。
接着,一个国家:南斯拉夫联合会(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马其顿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六个成员国组成。1991年至2006年的南斯拉夫还是由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南斯拉夫联合会)成为了中国选手的下一站。
这一系列故事首先从中南友谊说起。
或许很多人还记得去年3月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故事,其实中国和南斯拉夫的友谊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确立,尤其是在中国与苏联闹翻的时候,给予中国最大支持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南斯拉夫。
20世纪80年代后,中越友谊更加牢固,逐步从经济、政治上的友好关系走向各领域的合作。
1986年,中国与南斯拉夫足协签署了文化交流协定,为中国球员到南斯拉夫踢足球提供了便利。
当时南下踢球的两个人,一个是大连的贾秀全,一个是上海的刘海光。
在中国和南斯拉夫签订文化交流协定之后,南斯拉夫便开始了来华考察的旅程,当时中国队正在备战1988年亚洲杯预选赛,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现塞尔维亚首都)的一支豪门球队贝尔格莱德游击队便派出了球探来考察中国球员。
本届预选赛,中国国足五场比赛只丢一球,后防主力就是来自大连的贾秀全,当时贾秀全镇守中国队大门,前场的刘海光则帮助中国队攻城略地,并打进3球。
两名球员的表现直接引起了这支南斯拉夫豪门球队的注意。
1988年2月29日,作为中南文化交流的使者,两位中国优秀球员正式登上了飞往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飞机,拉开了中国球员在贝尔格莱德留学的又一段故事。
但对于这两个人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
贝尔格莱德游击队是南斯拉夫的一支强队,队内有奥梅罗维奇(波斯尼亚人,南斯拉夫第一次解体后效力于波黑),有南斯拉夫后防中坚斯帕西奇,有前场的武契奇,还有韦基、塞波维奇等一系列名将,实力很强,想要融入球队并不容易。
再加上80年代末的南斯拉夫足球竞争异常激烈,同样位于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贝尔格莱德红星队正处于巅峰时期,志在夺得南斯拉夫甲级联赛冠军。
此外,他们还面临另一个强大共和国的挑战,即位于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的寻求土地的萨格勒布迪纳摩足球俱乐部。
可以说,当时的南斯拉夫足球界是三足鼎立的局面,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始终面临着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和萨格勒布迪纳摩队的围剿。
对于贾秀全和刘海光来说,足球的挑战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来自语言、文化的挑战。
那时的贝尔格莱德远没有如今这样到处都是中国人。作为首批留洋球员,贝尔格莱德的中国球员寥寥无几。对于习惯用中文指挥比赛、听取战术的两人来说,如何克服这一困难?语言障碍是他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尽管遇到了很多阻碍,但两人还是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了赛场的氛围。
尤其是贾秀全,从1988年3月到12月,他一共为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出场16次;相比之下,刘海光出场次数就相对较少,只有6次,但他的效率惊人,为贝尔格莱德游击队打进了3粒进球。
对于刘海光来说,他在对南斯拉夫的比赛中最辉煌的时刻,莫过于开场45秒便打进的联赛进球。
1987-88赛季,虽然贾秀全和刘海光表现出色,但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在当赛季的联赛冠军争夺中不敌同城对手贝尔格莱德红星队,获得亚军。
南斯拉夫联赛对于贾秀全和刘海光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而欧洲联盟杯(欧联杯的前身)才是他们征战欧洲赛事的开始。
1988年欧洲联盟杯第二轮,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在主场迎战意甲球队罗马队。
当时贾秀全和刘海光都是以替补身份观战的,首场对阵罗马的比赛,贾秀全下半场替补出场,完成了中国球员在联盟杯的首次亮相。
贾秀全成为首位代表中国出战联盟杯的中国球员,最终贝尔格莱德游击队不负众望,首回合主场4-2战胜罗马队。
不过贾秀全和刘海光并没有代表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出战本场联盟杯第二回合比赛,贝尔格莱德游击队最终客场0-2不敌罗马队,凭借客场进球劣势被罗马队淘汰出局。
贾秀全、刘海光率领的联盟杯以4比2大胜罗马队拉开序幕,却以0比2的惨败戛然而止。
贾秀全与刘海光的贝尔格莱德游击之行,更像是公费留学,因此,虽然亮点颇多,但却昙花一现,昙花一现。
1988-89赛季,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在南斯拉夫联赛中表现不佳,仅取得联赛第六名,但他们却闯入了南斯拉夫杯决赛,对手是来自莫斯塔尔(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球队,球队名为韦莱日俱乐部。
但为了备战1989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足协于当年1月从南斯拉夫召回了贾秀全和刘海光。
贾秀全与刘海光遗憾地结束了在南斯拉夫一年多的战斗。
南斯拉夫足球运动员的留洋历程,促成了中国、南斯拉夫及其继承者(包括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黑山共和国足球甲级联赛,以及南斯拉夫杯解散后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球员纷纷来中国踢球、执教的故事。
中国足球从那时起就一直延续着浓厚的南斯拉夫情怀,直到2021年也未曾减弱(比利奇、约尼奇、列科、米斯特罗维奇,以及因为新冠疫情无法去中国的托米奇),和贾六二等人绝对有着密切的历史关系。
结语
去年5月,上海市足协第九次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东体大厦成功召开,刘海光当选为上海市足协主席,增补范志毅等6位有海外留学经历人员为副主席。
从留洋到步入政界,老一辈足球人依然在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贾秀全、刘海光、顾光明、谢宇等新一代球员年龄逐渐增大,进入职业生涯的暮年,中国足球也开始了职业化改革的步伐,中甲、中超联赛相继兴起。
作为中国足球最早一批出国踢球的球员,贾秀全、刘海光、古光明、谢育新等人开启了中国足球球员出国踢球的先河,之后的李铁、孙继海、孙翔、邵佳一、杨晨以及如今的武磊,都踩在了这些人汹涌澎湃的浪潮后面。
下一期,我们将进入“中间篇”——李铁、孙继海等留洋年轻人的故事。
文/Eagle
贝克福利(点击图片)
先前的原始建议
- 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