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联赛:各高校队诠释校园体育精神,冠军花落谁家?

文章来源: 网络

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高职组_大学生足球联赛高职组_高校足球联赛

大学生足球联赛高职组_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高职组_高校足球联赛

上海体育大学获得男、女子超级组冠军,同济大学获得男、女子校园组冠军,电子信息学院获得男子高职组冠军。

12月15日,随着男子校园组冠军的诞生,2023年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正式落下帷幕。

近一个月时间,在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卫生医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四大赛区,70支高校代表队分成五个组别,激烈角逐,上演了多场精彩激烈的对决。

最终,同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展现出名校运动风采,双双夺得两个组别冠军,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则夺得男子高职组冠军。正如各高校代表队介绍,虽然冠军只有一个,但高校运动员们用热爱和拼搏诠释了校园体育精神。

【男子超级组冠军:上海体育大学】

“训科医”联合团队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程超

12月12日,2023年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男超组比赛在华东理工大学落下帷幕,经过多年努力,上海体育大学首次夺得男超联赛冠军,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自创办以来,作为“老牌”高校的上海体育大学已多次夺得女超组冠军,只需再夺得男超组冠军即可完成该项赛事的“双冠王”。今年大足联赛,随着上海体育大学在决赛中1比0战胜华东师范大学,双冠拼图终于完成。

男足超级组历来是上海足球顶尖运动员的聚集地。夺冠后,男足超级组领队、上海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副院长王然向记者透露了好成绩背后的“秘诀”:“与往届比赛相比,今年我们组建了训科医一体化队伍,教练员队伍也由单一类型变成了复合型队伍。”

据王院长介绍,为保障上体大男超队高效备战,竞技体育学院下属的运动训练、体能训练、运动表现等教学团队组成合力,为球队保驾护航,在赛前、赛中、赛后提供专业保障。“这是上体大作为专业体育院校的独特优势大学生足球联赛高职组,我们以比赛为契机,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赛,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

上海体育大学助理教练张伟是今年读研三年级的研究生,他有幸参加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场大足联赛。当被问及为何以助理教练的身份参加时,他说:“我希望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后辈。做助理教练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看到后辈夺冠,我很有成就感。”

“球队从9月份就开始备战,每周保持五六场训练,队员们非常卖力,同时还要兼顾日常的学业,这次夺冠就是对他们努力的最好回报。”扎根上海体育大学数十年的主教练周非在首次夺得男超联赛冠军后感慨地说道。

【男子校园组冠军:同济大学】

足球是他们的避风港

本报记者 李一平

“同济是冠军!”

12月15日进行的男子校园组决赛中,同济大学对阵上海体育大学,在常规时间1比1战平后,同济大学最终在点球大战中以8比7战胜对手,捧起2023年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男子校园组冠军奖杯,上海体育大学和上海电力学院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王旭恒是同济大学队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作为一名二年级的博士生,他除了足球队训练、学校课程之外,还要面对忙碌的实习。“但足球对我来说,就像是生活中的避风港。有时候要通宵工作或写论文,但睡个好觉再去训练,还是会觉得精神饱满。”

从小学二年级踢球,到博士二年级依然在赛场上踢球,足球对于王旭恒来说早已不只是一项运动。在以研究生身份加入同济大学足球队时,最让王旭恒陶醉的,是对足球纯粹的热爱。“大家在训练中刻苦训练、课间嬉笑、赛场上并肩作战的情谊,是我收获的最宝贵财富。”

与王旭恒不同,曾是同济大学中超队队员、现为上海同济足球俱乐部工作人员、球员的杨宇辉,以另一种身份回到了曾经奋战的球场。“一年半前,在老师的邀请下,我回到了足球队,开始加入校队的教练团队。”

每周两次,他都会跟随黄健教练带校男队训练,赛前和赛中,他把更多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球队上。本届决赛,同济大学队多名队员因伤缺席,比赛异常艰苦。“罚点球的时候,我心里百感交集,摸着脸,不知不觉就哭了。”

夺冠后,王旭恒、杨宇辉等同济大学队的球员们虽然要回到平静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但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的赛场和足球永远是他们的避风港。

【男子职院组冠军: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点球大战比胜利更常见?打破魔咒!

本报记者 李一平 程超

12月8日,男子高职组比赛在上海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圆满落下帷幕,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点球大战战胜上届冠军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上第二次夺得冠军,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出版印刷学院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上海电子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校园足球氛围浓厚,是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成立之初就开始参赛的球队之一。作为学校体育老师、球队主教练,李明陪伴这支足球队已经十余年。“上次夺冠还是2019年,时隔四年再次夺冠,非常开心。”在李明看来,学生们热爱足球,通过努力夺冠,本身就是校园体育精神的一种诠释。

李明介绍,在以往的比赛中,“点球大战”一直是电子信息学院的短板:“以往的比赛中,我们在点球大战中输的比赢的要多。”巧合的是,在这场决赛中,电子信息学院在常规时间内与对手打平,比赛进入了他们最不擅长的“点球大战”。“赛前我就估计可能会有点球,所以在决赛前,我们特意练习了点球。”这次联赛,电子信息学院努力攻克“短板”,实现了逆袭。

2004年出生的小将黄千宇是电子信息学院门将,他为球队夺冠立下大功,在最后的点球大战中率先扑出了对方第一个点球手的射门,稳定了球队士气,并凭借联赛仅失两球的优异表现荣获男子高职组“最佳门将”奖。

相比其他队伍,职业教育体制只有三年,导致选手更新迭代速度很快,很多同学大三的时候就需要出去实习。在电子信息学院的队伍中,郑子建是大三的学长,目前正在校外实习。得知学校晋级决赛后,他立即向实习单位请假,回到队伍和兄弟们并肩作战,一起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这是球队的凝聚力大学生足球联赛高职组,也是球队老一代和新一代的传承。”李明笑着说。

【女子超级组冠军:上海体育大学】

出发大足,迈向更高境界

本报记者 李一平

12月14日,随着终场哨声响起,上海体育大学队以5比0战胜复旦大学。至此,2023年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女超组比赛落下帷幕。在五轮比赛中,上海体育大学先后迎战东华、上海大学、复旦、立新、同济,以五战15分的成绩夺得冠军,同济大学和东华大学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2019年,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与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组建申花上海体育学院女足队。“作为参加女甲联赛的球队,我们经常面临多线作战,这对我们女足姑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带队参加中超组比赛的负责人,申花上海体育学院女足队助理教练李琳介绍,这次参加中超组比赛的队员中,很多都是刚进队的新生。

同时,本次比赛也是上海体育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体育大学后首次参加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代表母校以新名称夺得女超联赛冠军,队员们觉得意义非凡。李琳介绍,除了女甲联赛,申花上海体育女足每年还有很多其他的比赛任务,比如前不久的青运会,上海代表团就以申花上海体育女足为基地参加校园组比赛。

对于参加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大一球员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踏上大学校园足球的舞台,他们也将从这里出发,向更高的舞台挑战自己。

【女子校园组冠军:同济大学】

和冠军一起过生日是最好的礼物

本报记者谢宗源

12月12日,2023年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女子校园组比赛在上海财经大学落下帷幕,同济大学夺得女子校园组冠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政法大学分别获得亚军、季军。

在冠军决赛中,同济大学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常规时间战成1-1平,同济大学在点球大战中以3-2获胜,夺得女子校园组冠军。赛后,同济女生们相拥而泣,队友们端出了提前准备好的生日蛋糕,为于雪玲庆生。作为队长大学生足球联赛高职组,于雪玲也荣获女子校园组最佳运动员的荣誉。

看到队员们佩戴冠军奖牌,同济大学队主教练徐佐不仅欣喜,更感动:“感谢我们的队员,感谢他们在赛场上每一分钟的付出。”徐佐说,最让她感动的是队员们的坚韧和毅力,“每场比赛结束后,有几名队员脱袜子后脚都会流血,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坚持下来,每场比赛都拼搏。他们的精神让我很感动。”

与超级组不同,来自校园组的同济女足队是由一群热爱足球、很少有机会参加正式比赛的业余大学生组成。近年来,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连年举办比赛,为上海的大学生创造了更多通过足球结交朋友的机会。徐佐坦言:“依托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平台,我们很多热爱踢球的普通女孩有了更多机会走进更大的球场,得到训练,实现提高。同时也要感谢同济国际足球学院对校园女足发展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