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决赛前的生死遭遇战:王楠悉尼奥运会女单1/8惊险晋级
那些在奥运会决赛中笑到最后的冠军,在半决赛或四分之一决赛中几乎被淘汰。打过乒乓球的人都知道,场上最困难的时刻就是双方胶着,永远拉不开比分的时候。
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奥运冠军在决赛前经历的生死遭遇。
1、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单1/8王楠VS李佳薇
之所以把这款游戏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很多年后央视5回想起来评论道:这款游戏改变了至少三个人的命运。
诚然,在这种单败淘汰赛中,尤其是奥运会这样的综合性竞技比赛中,一个人的胜负往往会颠覆很多选手的人生方向。
以这款游戏为例。如果李嘉伟最终获胜,那么下一轮他将对阵小山辣椒。首先,王楠半场失手后,一名外国人将站上决赛。其次,王楠最终很难成为大满贯选手,他在中国乒坛的历史地位也将被改写。第三,李菊很有可能获得冠军,之后成为大满贯,甚至以绝对的竞争力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这只是我们猜测三个人命运的最简单的方法。
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两个人。 22岁的王楠正值巅峰,是当时中国队的领军人物。李嘉伟今年19岁,精力充沛。李嘉伟的打法是正手用胶,反手用反胶。小球时代的技术更集中在近台,李嘉伟的身高优势在近台和中台都可以得到保护。那时的粒子打法远比现在重要,是一种正手上胶的打法。 ,自然要以反手弧圈球开路,形成上旋球后,再利用正胶速度快的优势。
换句话说,李嘉伟的优势是多才多艺,球路不同。最重要的是她来自中国,她的乒乓球理念和训练基础是其他外国选手无法比拟的。
本场比赛,王楠前三局以1:2落后。第四局,局势来到16:20。李佳薇手握4个赛点。王楠苦苦追至20:20后,李佳薇再次以21:20获胜拿到赛点。我依稀记得其中一个赛点镜头。李嘉伟反手大角度对角。线路相当漂亮,但球从边桌出界了。如果当时的选线不是那么猫腻的话,或许真的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2、2020东京奥运会混双1/4 水谷隼/伊藤美诚 VS 弗朗西斯卡/索尔加
这场比赛结束不久,抽签后我隐约感到有些担心。虽然从抽签位置来看,除了日本组合之外2000年悉尼奥运会足球冠军,还有李尚洙/田智熙和林昀儒/郑怡静的组合。 。虽然避开了这三对强敌,但困难发生在决赛之前,显然比决赛期间要好很多。
当水谷隼/伊藤美诚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以3:9落后,挽救7个赛点,最终以16:14击败弗朗西斯卡/索尔加时,我立刻想到了决赛中的许多最终冠军。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开始担心中国团。
这也是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3、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双半决赛 马琳/陈玘对阵梅斯/图格维尔
说起梅斯,大家首先想到的是2005年上海世乒赛,想到的是吊球,但实际上他在前年给中国队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在马琳/陈玘半决赛迎战梅斯/塔格维尔之前,还存在两个巨大的隐患。一是另一对男双组合孔令辉/王皓首轮被老娃/佩尔森淘汰。此前,原计划定在王励勤/颜森这对黄金组合上,由于颜森的意外受伤,中国队无奈进行了队内选拔,最终没有入选。 (传说队内比赛没有公开,是闭门进行的,赛后很多人都哭了)
另一个隐患则更为致命:志在夺得单打冠军的马琳在男单1/8比赛中意外输给了39岁的老娃,输得相当被动。
当时的死神陈玘只有20岁,并没有参加过重大比赛的记录。他的单打实力排在中国队前六名之外。这就是这样的一对。半决赛遭遇疯狂的丹麦组合梅斯/图格韦尔,双方苦战6局,最终马琳/陈玘获胜。
4、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1/4马龙VS郑英植;男单半决赛 马龙 VS 水谷隼
里约奥运会男单决赛,马龙4:0战胜张继科。除了第一场比赛比分接近外,张继科在最近三场比赛中只得到了14分。除了队友之间的熟悉程度和严重的背伤之外,张继科确实是马龙当时马龙最有力的对手,但没想到的是,在与张继科交手之前的两场比赛中都出现了困难。
首先,他们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对阵郑英植。韩国选手一直有着在比赛中表现出色的历史。郑荣植赛前也表示2000年悉尼奥运会足球冠军,自己研究了马龙一个月,并进行了针对性的专项训练,他有信心能够获胜。虽然赛前很多人并没有当真,但是在领先两局之后,大家才发现郑荣植对付马龙确实有一些招数。接发球时,他用上手将两条线扭转,反手握住后,就变成了一条直线。他紧贴球台,不怎么后退,这给马龙制造了很多麻烦。
前四局苦苦追至2:2后,第五局郑荣植以9:5领先。这时,马龙换成了他不再常用的第四套发球——反手发球(一是半高抛,二是反手发球)是低抛,第三是高抛。第五局是前期使用的反旋,第六局是偶尔的反手抛球和正手胶击),最终连得6分拿下第五局。
第六局比赛结束后,郑荣植一下场就哭了。他哭得像个孩子。可见,实在是太可惜了。
另一场比赛是半决赛对阵水谷隼。 3个月前的公开赛(好像是4月份的科威特公开赛),决胜局水谷隼10:4领先,却被许昕追了8分。赛后,水谷隼发文:我心情郁闷得想死。看来这场比赛水谷打开了局面2000年悉尼奥运会足球冠军,他面对的是六角战士马龙。
在0:3的大比分下,水谷隼在第四局突然发力,一改以往退场的战斗风格。这一次,他紧贴着舞台,不肯后退。虽然他的动作有些畸形,但他凭借着出色的表现。他的手感也能把球放到舞台上。连追2局后,第六局他依然击中不少魔球。
5、2012伦敦奥运会男单1/8张继科VS萨姆索诺夫
2012年,正值巅峰的张继科在1/8时邂逅了太极虎萨姆索诺夫。当时,接发球后反手扭体已经是主流技术,但萨姆索诺夫仍然坚持短挥、长劈、转身。选择细腻的小技巧,尤其是接发球时的半切半推技术,以强劲的后旋直接将球送到底线,这对于惯于反手占据主动的张继科来说实在是个大麻烦在桌子上。
本场比赛的转折点和亮点发生在第五场比赛的中场休息期间。善于发现球员性格的刘国梁对骨子里很凶的张继科说,这场比赛你输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就这么凑巧了。这刺激了本就叛逆的张继科,激发了强大的斗志,最终以4:3逆转。
(2012年伦敦奥运会李晓霞4:2邢燕华,2020年东京奥运会马龙4:3奥恰洛夫,比赛也极其接近,但考虑到两位最终冠军的整体实力和过往战绩,他们有绝对优势,因此不包括在内)
·············我是作者自我描述的分界线················
大家好,我在国球汇发表了原创文章《许昕、刘诗雯、波尔、庄致远……如果再见是不可避免的,那就好好说再见吧!》 “作者一直认为,对于选手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每个人对比赛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不只是评论比赛,而是把关于乒乓球的内容编成一个故事,供大家参考。大家看看,最近开通了公众号:乒乓北极,也非常感谢国企汇帮忙发文章。
我的公众号还有更多故事。我想:输赢并不那么重要,输赢才成为故事。来乒乓北极,听我给你讲更多关于乒乓球的故事。
*乒乓球技术博大精深,斯帝卡邀您欣赏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