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学娣带队夺冠!U18 女篮亚青赛中国国青队战胜日本队

文章来源: 网络

downLoad-20181105082104.jpg

图片说明:丛学弟率领中国国青队连续第三次夺得亚青赛冠军。图片来源:TP

作为昔日的中国女篮女皇,丛学娣的名字一度响彻整个篮坛,奥运亚军的光环依然闪耀。退役后,她执教过专业队、打造过俱乐部,但近些年,她一直扎根在国家青年女篮。她的愿望也很简单:为中国女篮培养一些好苗子。

Oc33EDidL2NZXY8XLz1vESx6phdAyAMHALjF5MvPcMHe91541240072001.jpg

图片说明:丛学娣曾率领中国女篮夺得奥运银牌。

出征亚青赛前,丛雪娣在秦皇岛中国足校训练基地接受了新民晚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5年来接手国青队的酸甜苦辣经历。

育苗:每年长期培训

时光荏苒,从2014年丛学娣接手国青队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国青队每两年换一批队员,今年是丛学娣接手的第三批队员。

其实接手国青队也是机缘巧合。“接手国青队之前,我就不想再当教练了,太累了。”丛雪娣回忆说,自己曾长期从上海女篮主教练的位置上退休。至于为何辞职,是因为身心疲惫。“当时上海女篮没钱中国国家队篮球身高矮的球员,又没有外援,队员们打联赛也没动力,练几个月就练,打联赛也总是和有外援的对手打,总是胜少负多,久而久之中国国家队篮球身高矮的球员,就没了斗志。”虽然走上篮球之路后,她吃尽了无数苦头,但第二次执教上海女篮是最艰难的。 “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对球队的情况感觉不太好,队员们那么努力训练,但在场上得不到任何回报,成绩差,奖金又少,一切都是白费,给队员们做思想工作对我来说太辛苦了,所以我提出了辞职。”

Bv7ac6UoCvlVKBLroVFVWB24gl0DmWHTC0JtTnS7fVi9J1541240072001.jpg

图说:丛学娣曾担任上海女篮主教练。

辞去主教练一职后,丛雪娣进入上海市体育局筹备处工作,当起了“上班族”。她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终于有了两年轻松的生活。但丛雪娣的心思始终没有离开过篮球场。后来,篮球管理中心副主任胡佳诗找到她,希望她能执教国青队。“当时胡主任说这份工作需要长期训练,问我愿不愿意。我说我考虑一下,因为要征求一下家里人的意见。”丛雪娣说,“毕竟公婆年纪大了,需要有人照顾,我怕我和老公分开久了会有反对意见。没想到后来家里人倒是比较支持,儿子也正好在美国读大学,家里的事少了,我就又出来带队了,一带就是这么多年。”

李元春 摄 (2).jpg

图片说明:丛学娣带领女篮国青队进行训练。新民晚报记者李元春摄

执教国青队也让丛学娣成了“候鸟”,她只能在冬训结束后、春节前返回上海。“今年情况还好,11月亚青赛之后,球队可能会解散。但前几年,球队每年都有冬训,每年在上海呆的时间只有两个月。有两年,球队甚至在正月初八就开始训练,陪伴家人的时间就少了。”

悲哀:后援力量太差

作为国青队主教练,丛学娣对中国女篮后备力量的困境有更深的理解:“不好,真的不好,很难想象在U18年龄段,以国家女篮俱乐部梯队作为选拔依据,我们竟然选不出12名完全合格的球员,实在是没人选。”

a2aykb2594704114619.jpeg

图说:丛学娣在场边指导球员(图片来源:TP)

丛学娣说,篮协组建U18国青队是为了参加国际篮联U系列赛,队员大多是2000年出生的,这是一个尴尬的年龄段,因为他们不属于全运会的年龄。“如果他们是2002、2003年龄段的球员,那就更好了,他们可以以超龄球员身份参加下一届全运会,训练价值相对更大。但2000、2001年龄段就尴尬了,他们太超龄了,不能参加下一届全运会,自然不受地方球队重视,未来能不能打好,就看运气了。”

众所周知,女篮队员的训练主要按照全运会周期来安排,所以那些不是全运会年龄的球员就不是很吃香,这也导致2000年出生的球员非常少,给丛学娣为国青队选拔队员带来了很大困难。“选队员的时候,我基本都看了,连高中生都有。有的学生也来试训,但练了几期之后,发现实在跟不上,就把他们打发回去了。”丛学娣无奈地说,“这个年龄段的球员,教练不太重视,没人搭理,自我意识也不好,连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比如运球、传球、防守、意识都做不到,都是比较差的,基本都要从头教。”

downLoad-20181105082049.jpg

图片说明:国青队此前曾参加过亚青赛。图片来源:TP

可选的人不多,但队员的流动率很高,这常常迫使丛学娣改变训练计划。“这批人从去年11月开始训练,来了又走,从11月到现在留下来的就只有三个人,朱丹丹、陈明玲和李秉真。一个月后来的,才是‘001’。”丛学娣口中的“001”就是李昱妍,她来自没有专业队、几乎没有重大比赛经验的重庆。“但相对来说,她的条件不错,训练也很刻苦,所以就被选中了。”

国庆假期期间,国青队备战亚青赛,总共只有9名队员,以至于全场比赛,队内只有一名男科研教练可以顶替队员上场。“缺席的3名队员中,一名从国家队还没回来,两名考入北师大,现在代表学校参赛。”丛学娣解释道,招募学生队员也是一大麻烦。“学生队员不像职业队队员,什么事都要按照学校和家长的要求来,比如考试、不能缺课太多、代表学校参赛……这样就没法保持系统性的训练,经常要从头再来。”

downLoad-20181105082044.jpg

图片说明:国青队此前曾参加过亚青赛。图片来源:TP

愿望:培养更多国家队球员

1993年,退役那年,丛雪娣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篮球俱乐部;1995年,在上海女篮处于低谷时,她首次接过教练的重任,一干就是7年;2005年,在上海女篮需要她的时候,她再次出任教练,一干就是6年……丛雪娣已经退役25年了,但她的全部精力依然放在女篮身上,她的心愿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国脚。

扎根国青队5年,丛雪娣在贫瘠的土地上默默耕耘——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她执教的每一批球员都属于“丑小鸭”,但她却尽全力把他们扶摇直上,帮助他们成为白天鹅。如今,中国女篮拥有第一批丛雪娣、黄思静,第二批李月汝、韩旭、李缘4名国青弟子,他们都成为了国家队未来的希望。“你刚刚通过训练取得了一些成绩,觉得再多练练效果会更好,但比赛一结束就完了,只能换一批再回来,作为教练,又要从头再来。”在丛雪娣看来,国青队两年换一批人,从培养球员的角度来说其实并不太有利。“如果一批球员能执教四五年,那么成功率会更高。”

downLoad-20181105082059.jpg

图注:李源和丛雪地 TP

“第一年我培养的是黄思静,2014年亚青赛后她就进国家队了,世青赛没跟我们一起打。第二批上调的人比较多,李月汝、韩旭、李缘等。李月汝也是亚青赛后进国家队,世青赛没代表国青队出场。这次亚青赛之前,李缘也曾入选国家队,但现在实在没别人了,只能把她叫回来补位。”前两批国青队,丛学娣带队夺得了亚青赛和世青赛的冠军,世青赛上她都排名第七,她带过的三批国青队,她也都比较熟悉。 “第一批的情况最差,个子都很矮,没想到世青赛能进八强,当时还战胜了西班牙队,他们真的很有竞争力。第二批就有点可惜了,如果李月汝没有被提拔到国家队打亚锦赛,那届世青赛我们的成绩应该会更好,但还是以国家队的需求为优先。这一批身体条件还可以,但基本功太差,需要打磨。”

中国女篮何时才能重现1992年的辉煌?丛学娣说,现在定的目标太高,未免有些好高骛远:“只有真正做好青训,为女篮培养后备人才,中国女篮才能重现辉煌。”(新民晚报记者 李元春)

downLoad-20181105082008.jpg

图说:丛学娣希望中国女篮能重拾辉煌

记者手记:身高1.66米的“小巨人”

说起丛雪娣,年轻球迷或许对她比较陌生,但她代表中国女篮取得的优异成绩却永远不会被忘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女篮一跃成为一匹黑马,夺得亚军,这至今仍是中国篮球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战绩。身为三届奥运会老将的丛雪娣,正是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应该说,上海为中国篮球贡献了两位巨人,一个是身高2米26的姚明,另一个就是身高只有1米66的丛学娣。论身高,很少有人会想到她能在篮球场上脱颖而出,事实上,因为身材矮小,她一度被拒于篮球大门之外。但这个勤奋的“小姑娘”从未轻易放弃,凭借着不断的刻苦训练,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篮球梦,还成为了中国女篮历史上最优秀的后卫之一,最终带领中国女篮登上了奥运会亚军领奖台,为中国篮球书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丛学娣和队友郑海霞、陈月芳.jpg

图片说明:与队友郑海霞和陈月芳相比,丛学娣(中)看起来更矮。图片来源:TP

经历过辉煌,也能耐得住寂寞。如今,丛学娣常年待在秦皇岛训练基地,细心为中国女篮后备力量贡献力量。她知道,只有扎扎实实做好青训工作,中国篮球才有未来,所以她愿意当先锋。

如今中国国家队篮球身高矮的球员,丛学娣依然是国青队训练场上最矮的一个,但在她执教过的球员心目中,她却是最高的一个。因为丛学娣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让这些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只要坚持,努力总会有回报的。(李元春)

相关链接:丛学娣简介

丛学娣出生于1963年,身高1.66米,1981年入选上海青年队,是前中国女篮主力控球后卫,参加过1984年洛杉矶、1988年汉城、1992年巴塞罗那三届奥运会,并夺得巴塞罗那奥运会女篮亚军。1999年入选“新中国50位杰出篮球运动员”。

1995年至2002年,丛学娣担任上海女篮主教练,率队夺得1996年甲B联赛冠军并重返甲A联赛。1997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全运会上,她率领上海女篮夺得季军。2005年至2011年,她第二次担任上海女篮主教练。2014年至今,她担任中国国家青年女篮主教练,三次夺得亚青赛冠军,两次夺得世青赛第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