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 90 后姑娘李倩:从选择到热爱,拳击之路的坚持与成就
初识李倩是在老山校区南宿舍。身高1.8米,面容白净秀美的她,与舞台上挥拳出击的“女猛男”不可同日而语。谈起自己的拳击历程,她笑称,因为一次选择,她爱上了这项运动,并将其发展为自己的运动事业。
坚持拳击很难。
说到拳击,人们总会想起拳王阿里的名言:“我曾与鳄鱼搏斗,与鲸鱼搏斗,铐住闪电,将雷电关进监狱。”拳击常常被看作是一项充满硬拳头和一点暴力的运动,女生学拳击更是少之又少,大多不受支持。
在涉足拳击运动之前,李倩对拳击的了解并不全面,她从事的是另一项运动——篮球。2005年,在父母的支持下,李倩在家乡河南的一所民办体校学习篮球。凭借身高、肩宽、速度快的优势,李倩经常在队里担任篮球中锋。次年,李倩便去了父母工作的内蒙古,在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学习篮球。“当时对篮球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一个出路”,李倩回忆起过去的篮球生涯。由于国内打篮球的女孩子很少,比赛也很少,球队打的篮球比赛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李倩便有了涉足更多运动项目的想法。2007年5月,李倩从队友口中得知,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隔壁的体工队正在招收女子拳击项目的队员。这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李倩的运动生涯,她决定尝试一下,并被运动队选中。从此,拳击取代篮球,成为李倩的主要运动项目。
“和我一起进女子拳击队的队员有20多个,但当时进队的只有我和王冬梅还在坚持打拳。”李倩坦言,拳击是一项对抗性运动,难免会受伤,坚持下来很难。
两项运动的转换,一开始并不顺利,李倩要练习直拳、勾拳、摆拳、组合拳、技战术……就连一个“抱拳”的姿势都要练两个月,但她还是慢慢掌握了拳击的技巧。如今,这位中国女子75公斤级拳坛“头号选手”依然把篮球当做业余爱好。“拳击虽然是个人运动,但和篮球一样,具有团队性质”,谈及拳击与篮球的联系,李倩谈及拳击。除了拳击训练,李倩还涉足足球、游泳等多项运动。“多项运动的结合,对提高身体协调水平、体能和智力发展很有帮助。拳击不只是格斗,还包括很多技巧,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备战奥运会,手指上哪怕有一点划痕都是不可接受的
运动员往往通过不断参加比赛、赚取积分来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李倩能够参加里约奥运会并获得铜牌,就是因为她的坚持和努力。2008年到2013年,李倩一直在参加国内、国际比赛,积累经验。2012年起,李倩几乎包揽了国内女子拳击75公斤级的所有冠军。此后,她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2015年亚锦赛上不断斩获奖牌。2016年3月31日,在河北省迁安市举行的里约奥运会拳击亚太区资格赛上,李倩在决赛中战胜哈萨克斯坦选手,获得一张里约奥运会的门票。
里约奥运会备战训练期间,李倩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奥体中心度过。日复一日的跑步、专家带领下的技术训练成了她的日常。与同龄大学生不同,奥运选手很少有娱乐活动和小圈子的朋友,他们的日常可以用一个“训练”字来概括。饮食方面,只能吃队里的食物,随时抽检兴奋剂,让每一位运动员都对饮食十分重视。“瘦肉精含有兴奋剂,在外面吃饭会有兴奋剂摄入风险”,李倩这样解释不吃队外肉的原因。相比于身体上的压力,精神上的压力更大。回忆起训练,李倩坦言自己也曾有过心理瓶颈期,因为动作做不出来,水平上不去,很慌。后来在教练和队医的帮助下,她的状态才恢复到赛前最佳。
在备战奥运会时,李倩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的优势是柔韧性和速度,但弱点是力量不足。”对此,国家拳击队主教练哈达巴特为她制定了训练计划:调整节奏,不正面对抗,发挥速度优势,与举重队、摔跤队队员一起训练,训练对抗中的力量和稳定性。李倩说,训练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受伤,哪怕手指有小划痕,那都会影响拳头,这直接关系到奥运会的胜负。
7月底,李倩跟随中国奥运代表团来到里约。初到里约,巨大的时差、截然不同的环境让李倩浑身不自在。经过十多天的调整,她的身心才达到最佳状态。8月20日,李倩迎来女子69-75公斤级半决赛,最终以36比40不敌老对手、荷兰老将维尔蒂内里约奥运会篮球冠军,获得铜牌。面对记者,李倩笑着表示,自己对结果很满意,但不会止步于铜牌。
训练与学习齐头并进,铿锵玫瑰将继续战斗
和所有海洋大学的学生一样,李倩需要完成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作为一名运动员,国家队的训练和学校的课程有些冲突。“国家队的训练很严格里约奥运会篮球冠军,一有冲突,我们就以训练为主,耽误了海洋大学的课程,回到海洋大学,我们又以文化课为主。”谈及双方的冲突,李倩无奈地说道。当时是里约奥运会结束后的8月中下旬,参加完奥运会,李倩只有一个月的假期,比赛结束后里约奥运会篮球冠军,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海洋大学补课。
此时,海洋大学的暑期学期已经结束,经过一个月的辅导,李倩将再次奔赴拳击训练场。四年——奥运项目的训练周期即将迎来又一个四年,但李倩的目标却发生了变化。对于26岁的女孩李倩来说,东京奥运会很有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为了备战东京奥运会,日复一日的基础训练是必修课,但提升拳击技术、外出交流比赛更重要。“只有多接触各种类型的对手,才能在比赛中更有信心”,谈及自己的东京奥运会备战计划,李倩如是说。
一尘不染的宿舍里,门口放着一个大行李箱,李倩和同为拳击手的室友杨晓莉正准备前往内蒙古集训。东京,这座承载着无数运动员奥运梦想的城市,4年后将举办奥运会,李倩的目标,就是在东京一圆奥运冠军的梦想。
文:李晓庆 左炜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