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变阵!哈特首发表现出色,美国男篮世界杯阵容调整引关注
三天前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年度最佳队友奖,以在NBA不停变换轮换安排而闻名的史蒂夫·科尔在本届世界杯上做出了首次阵容调整。在大胜约旦的比赛中,科尔把约什·哈特放进了首发阵容,顶替了在本届世界杯上发挥不佳的布兰登·英格拉姆。这似乎并不是针对对方打法的临时换人,因为昨天对阵黑山的比赛中,英格拉姆也首发出场坐在了替补席上。
至于科尔,促使他做出这一改变的,是哈特在比赛中展现出的活力:“乔什(哈特)是我们的头号篮板手,昨晚(对阵乔丹)他又一次做到了。他拥有克服身高劣势的力量和韧性。他习惯于在 NBA 各种换防中防守大个子,因此在比赛中让乔什首发打 4 号位对我们来说会很舒服。”
昨天美国队面对的是黑山队,这是一支非常传统的东欧球队,他们有7名球员身高超过203厘米,在内线依靠身高优势发动进攻,哈特虽然比对手矮了半个头,但他在防守武切维奇和队友时却不遗余力。可以想象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年度最佳队友奖,下一场对阵身高较高、强调内线进攻的立陶宛队,哈特很有可能继续首发。
自从来到菲律宾,科尔就表示,尽管目前他一直在使用小个阵容,但他不会忌讳使用双大个阵容,让班凯洛或波蒂斯与杰伦一起打球。但目前来看,哈特作为首发已经做得很好了,美国男篮可以在不牺牲球队空间和速度的情况下保持对抗强度。哈特也泰然处之:“就像我前几天跟你们说的一样,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努力打球,防守,抢篮板,给大家带来良好的氛围。这是我的工作,这是我的角色,无论我是在一线队还是二线队,或者根本不打球,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美国队一直在赢球,队友发挥也不错,哈里伯顿和奥斯汀里弗斯作为替补站出来,让英格拉姆在队内令人失望的表现更加令人尴尬。要知道,当初这支美国队组建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英格拉姆会是球队的领袖,他在拉斯维加斯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希望进国家队,这期间他“每天都是球场上最好的球员”。
这是理所当然的,16个月前,英格拉姆在对阵西部顶尖球队的系列赛中,场均可以砍下27分,上赛季他受到伤病困扰,但在他出战的45场NBA比赛中,他依然可以场均砍下24.7分,三分命中率接近40%,如今他才26岁,在NBA已经入选全明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以他的资历、身体条件和技术能力,本应成为在FIBA赛场上,凭借身高、投射和技术,可以摧毁重磅大前锋的进攻利器,成为美国队的明星球员,就像他的前辈卡梅隆安东尼、凯文杜兰特一样。
但事实证明他不是那样的球员。在FIBA赛场上,安东尼和杜兰特都是纯粹的得分手,尖刀子,但英格拉姆却总给人一种软绵绵、慢悠悠的感觉。或许这和他在新奥尔良鹈鹕队担任进攻枢纽有关,他在鹈鹕队的角色很像近代流行的“控球前锋”,每一次进攻都由他发起,自己决定进攻还是传球,什么时候出手,怎么进攻,他都有足够的发言权。但他忘了一件事,这不是鹈鹕队,这是美国队。
场均3.6分,投篮命中率38.0%,5场比赛没有罚球。这就是英格拉姆在FIBA世界杯上的挣扎。这绝对不是他同意加入美国队时所设想的,也不是大多数人所设想的。NBA球迷认为他应该上场。说得更直白一点,当英格拉姆坐在替补席上,奥斯汀·里弗斯或哈特顶替他时,美国队才能发挥得最好。
他遭遇的这种困境其实在美国队开始打热身赛时就存在了。当时英格拉姆对记者说:“在美国队打球和我习惯的完全不一样。但球队现在在赢球,所以我不能自私,只考虑自己。现在我有点沮丧,但我还是得想办法让自己更有效率。”
当然,他不可能变得更高效,因为在美国男篮,其他人没有义务和英格拉姆配合。在首发阵容中,球在主力控卫布伦森手中的时间很多,爱德华兹身边有米卡尔·布里奇斯和贾伦·杰克逊经常负责进攻端的终结,在一个月前的采访中,英格拉姆就对这套阵容大加赞赏:“我觉得这套阵容非常高效,有两名侧翼得分手,杰伦作为控卫把大家组织得井井有条,我们还有年度最佳防守球员JJJ。还有在球场上不停移动的米卡尔,为自己跑动。这套阵容非常有活力。”
回头的话成了回旋镖。这套阵容确实很有活力,唯一没有活力的就是英格拉姆自己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年度最佳队友奖,如果在场上温文尔雅、节俭退让,进攻不够坚决、防守不够硬朗,跑不进空当,偶尔拿球不进攻,最终的结果就是被边缘化。有人问过第二阵容掌控者哈利伯顿,英格拉姆遇到的困境,哈利伯顿给出了解决办法:“我觉得或许我们要多陪他跑几场,多给他点触球机会,让他找到手感。”
所以这也是科尔调整的另一个目的。对阵乔丹的比赛结束后,他表示英格拉姆会更适应和哈利伯顿、里弗斯这样愿意分享球的运动员一起打球:“我对英格拉姆(英格拉姆)的评价很高。他的性格和处事方式都很好。虽然他不习惯替补出场,但他已经接受了这一切,并且打得很好。他替补出场后比赛变得流畅,对阵乔丹时送出5次助攻,拥有了更多的空间和控球权。他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但他只是没有适应FIBA的赛场和新队友,他并没有真正挣扎。我从FIBA学到的一件事是,每个夜晚都可以属于不同的球员。我们有12名非常有天赋的球员,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成为比赛的赢家。我预计这种情况会发生在BI的身上。”
反正昨天没有发生这种事,在美国队陷入困境的时候,帮助美国队脱险的人是爱德华兹、哈利伯顿和里弗斯,比赛结束时,场上剩下的五个人包括这三个,布里奇斯和杰伦,就是没有英格拉姆。英格拉姆本场比赛出场15分钟,3投1中,只得到2分。在美国男篮大胜乔丹的时候,哈利伯顿或许还有时间磨合一下战术照顾一下英格拉姆的情绪,但在对阵黑山这种双方从始至终都陷入激战的比赛,哈利伯顿当然要把球队的胜利放在第一位,成为了局外人。
当然,对于英格拉姆的这种表现,人们很容易批评他。在一支明星球员不多但实力强大的美国队打球,为他提供了一个证明自己在 NBA 中没有赢得足够多比赛的机会。这些比赛都是因为队友实力不够强,或者说是他展示自己除了得分之外对比赛打法还有其他影响力的机会。但现在,事情显然和我们想象的很不一样。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做不到。尽管这几年他的球技进步很大,但说到如何与明星队友一起打球,他还是一片空白。
这是国家队的比赛,在联盟里你可能是全明星,场均25分,顶薪球员,但在FIBA里,你可能整场比赛只得2分,决赛就输了。对于英格拉姆来说,世界杯只是五场比赛的结束,还有四场比赛要打,如果他能在接下来关键的比赛中砍下20分,帮助美国男篮走出困境,我们并不意外,因为他有能力做到。
另一方面,如果英格拉姆最终没能证明自己,那只能说明他的比赛风格、篮球技巧和个人品格都还有许多明显的缺陷需要改进。作为一名顶薪球星,他完全可以回到自己的舒适区,拒绝被国家队招入。鹈鹕队不会少给他一分钱——美国篮球天才那么多,多一个像他这样的球员就是一大利好。少不了,也不少——但如果他想征服更高的山峰,成为更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他必须在未来以更大的努力和专注来提高自己。
未来我们该怎么做?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自己,如何理解自己,如何期待自己——而当我说我自己时,我指的不仅仅是英格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