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赛季日韩中三大联赛薪资差距大揭秘:中超与日韩联赛薪资水平对比分析
看看中超联赛,大家都在喊着回归理性,但如果真论薪资水平的整体情况,与日韩联赛相比,还真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不说别的,光是外援年薪的差异就足以让你大吃一惊。
我们先从韩国K1联赛说起。那里的俱乐部的薪资水平几乎就像“豪华阵容”一样,每个俱乐部的钱包都令人羡慕。
排名第一的是蔚山现代。他们2024赛季的球员工资总额已经达到1.04亿元人民币,紧随其后的是全北现代。他们的工资总额也达到了1.02亿元。差距虽不大,但实力却是显而易见。的。
接下来还有FC首尔、大邱FC等球队。他们的工资总额并不低,分别在7400万元和6900万元左右。
有网友表示:“你看,蔚山和全北都排名第一,难怪这些球队在场上总是显得更有自信。”这听起来很合理。毕竟薪资福利更好,球员也更能发挥出色。把你的心投入到游戏中。
不过不用担心,韩国K1联赛还有不可忽视的另一面——比如水原FC、江原FC等俱乐部的工资总额只有4000万元左右。想想看,这个差距太大了!这些小俱乐部在竞争方面显然处于劣势,球员不一定能得到太多激励,竞技状态肯定会受到影响。
纵观日本J1联赛cba球员年薪vs中超球员年薪,神户胜利船的薪资总额最强,达到了7800万元,几乎与日韩最强俱乐部持平。
紧接着,浦和红钻、大阪钢巴等老牌球队的薪资总和也不错,都在6000万元左右。
你看,日本J1联赛其实也有不少豪门球队,但在薪资分配方面整体水平与韩国联赛相比还是略显适中。
横滨水手队虽然排名第一,但他们的工资总额只有5500万元左右,这也说明联盟中中小俱乐部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
有网友评论道:“日本联赛的整体薪资结构就像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虽然外籍球员花了不少钱,但本土球员的薪资也很给力,体现了他们对本土球员的重视。” ”这是真实的。按理说,日本俱乐部似乎更注重培养和留住本土球员的竞争力。毕竟,在亚洲杯和世界杯上,本土球员的表现不容忽视。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中超联赛。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讨论“金元足球”的后遗症。外援的年薪确实不高。克雷桑、泽卡、古斯塔沃等大牌外援的年薪才200万。在150万欧元的水平上,相比日韩联赛,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最重要的是本土球员的年薪,我们的顶薪只有500万元左右。
差距简直是太大了!看看日韩联赛的本土球员,年薪都超过千万元。与我们中超本土顶级球员的年薪相比,真是“买一送一”。
有网友抱怨:“我感觉中超不仅外籍球员的工资缩水了,本土球员的工资也回归现实了,真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吗?”这种说法虽然有些悲观,但也不无道理。
中超的薪资结构确实已经回归理性。
这是一件好事吗?说实话cba球员年薪vs中超球员年薪,短期内可能有些球迷会不适应,但从长远来看,健康合理的球员薪资更有利于联赛的持续发展。
过于依赖外援工资,最终可能会影响国内球员的发展和整个联赛的未来。
说到薪资结构,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三大联盟的差异。
韩国K1联赛的薪资结构以外籍球员为主。高薪玩家的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本土球员的年薪基本都在200万元以下。
日本J1联赛比较注重本土球员的培养,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本土球员,薪资也相当不错。
不过,日本外籍球员的工资普遍较高,那些老将的年薪甚至超过了百万欧元。
有网友分析道:“日本联赛外援的高薪确实是其竞争力的关键,但如果未来限制外援数量,可能会导致联赛水平下降。”一旦日本联赛的“外援高薪”模式发生变化,恐怕他们的竞争力也会出现波动。
相反,中超联赛的“限薪令”短期内可能会大幅减少部分外籍球员和本土球员的收入,但从长远来看,联赛的可持续性会更强。
我们来看看中超的薪资结构。
限薪令实施以来,外援球员的工资大幅下降,国内球员的工资也大幅下降。
虽然这一政策一度让球迷大呼不满,但不得不说,这是联盟稳定的必要举措。
虽然近年来中超不乏巨星加盟,但整体薪资水平的合理化应该说非常重要。
从联赛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限薪令必须执行,否则很容易导致一些俱乐部陷入过度竞争,从而影响联赛的整体健康。
有网友总结道:“虽然中超薪资大幅下降,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改变可能更符合中国足球的实际情况。毕竟我们不能一味追求短期冲刺而忽视基础设施。” ”。没错cba球员年薪vs中超球员年薪,看看这些2017年我们中超联赛的表现,很多球队的大牌外援都消失了。相反,本土企业逐渐崛起。我们联盟真正需要的或许就是这样的“回归理性”。
从目前来看,日韩联赛的薪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韩国联赛外籍球员在球队中占据重要地位,日本联赛在培养本土球员方面走得更远。
虽然目前中超联赛的薪资水平较低,但联赛整体趋于理性。这或许是未来健康发展的必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