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赛场亚洲球员渐少,劳工证收紧成中国球员噩梦

文章来源: 网络

寄诚庸

众议院

莱斯特城在英超首轮表现出色,这支由泰国财团支持的球队,今年夏天引进了日本前锋冈崎慎司,也是英超新赛季唯一的亚洲新人。如今能在英超踢球的亚洲球员屈指可数,斯旺西有奇诚庸,李青龙在水晶宫,吉田麻也还在南安普顿,还有没有?这个在亚洲拥有庞大观众基础的联赛,却在逐渐向亚洲球员关上大门,实在是有些矛盾。

更严格的劳工许可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是一场噩梦

近年来英格兰国家队成绩不尽人意,加上大量外援涌入英超,迫使英足总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本土球员进步,收紧劳工证就是其中之一。英国的劳工证其实比大多数其他联赛都要严格,但英足总主席戴克目前的使命是让更多英格兰球员在英超踢球。上赛季这一比例为 35%,戴克希望可以升至 40% 以上。

劳工证问题让不少中国球员无法留在英国。1994年以后,在英超踢球的中国球员有孙继海、李铁、李玮峰、郑智、董方卓,在苏超踢球的中国球员有范志毅、杜威、郑智。未能办理劳工证的球员包括2001年去莱斯特城的张玉宁、2003年去热刺的曲波、2009年与伯明翰谈判的邵佳一,他们被拒的原因都是75%的时间没有为国家队效力。

未来中国球员去英超踢球会更难。根据英国足协和内政部的规定,从今年夏天开始,非欧盟球员如果想为英国球队效力,必须在过去两年为国际足联排名前50位的国家的国家队出场75%的国际比赛。对于那些排名更高的国家,这个国际比赛比例会降低,而世界排名前十的国家的国家队球员只需要达到30%即可满足要求。此前,即使非欧盟球员达不到上述标准,俱乐部也可以上诉,而且79%的案件上诉成功。现在情况并非如此。今年7月中国球员 英超,曾效力于卡迪夫城的韩国球员金福京试图加盟英冠的布莱克本时,英国足协拒绝发放劳工证,转会被迫叫停,俱乐部上诉失败。过去几年,上诉失败的情况从未发生过。

即便是亚洲顶尖球员也难以达到英超的准入标准

新规定使得亚洲球员几乎不可能直接从本国转会到英格兰俱乐部。过去,英超俱乐部会签下尚未为一线队做好准备的球员,然后将他们租借到荷兰或比利时的二级俱乐部,直到他们足够优秀到可以踢英超,比如董方卓在曼联和宫市亮在阿森纳。这种方法并不奏效,这些年轻球员也不想经历在低级联赛踢球。

目前,亚洲地区只有伊朗队(第41位)进入国际足联排名前50名,其次是韩国队(第54位)和日本队(第56位)。澳大利亚队世界排名第61位,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踢球的球员通常持有欧洲护照。

像日韩这样的亚洲强队很难在国际足联排名中保持前50名,因为亚洲球队的比赛大部分都要和排名很靠后的对手较量,积分很难提高。试想一下,韩国或日本要多久才能和新加坡、老挝、缅甸、阿富汗等国争夺2018年世界杯的门票,才有机会进入世界前50名。而由于地域原因,亚洲球队也很难邀请排名靠前的欧美球队来热身。

闭关锁国能否提升英格兰球员的战斗力呢?

在这个政策之下,在英超联赛中越来越难看到亚洲球员的身影。韩日两国的顶级球员基本都选择加盟德甲,以证明自己有在顶级联赛中竞争的实力。香川真司、孙兴慜等人也确实展现出了非常强的实力。这是一个略带讽刺的现实。在公开赛的德甲联赛中,几乎每支球队都有亚洲球员,德国新一代球星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德国队也成为新科世界杯冠军;而英格兰严格限制非欧盟外籍球员,却面临人才缺口。

如果英国的球探网络早几年就发达起来,冈崎慎司完全可以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英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身价近800万英镑的转会费。“孤立”其实是英超俱乐部经济的消耗。在东亚中国球员 英超,本土球员的存在,大大刺激了大批当地球迷看英超的兴趣。如果英超亚洲球员数量进一步减少中国球员 英超,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广告公司愿意支付的广告费。李玮峰、李铁签约埃弗顿时,就有赞助商推广的背景。去年张稀哲转会沃尔夫斯堡、今年张呈栋转会巴列卡诺,也有同样的商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