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 年中国男篮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战胜巴西队,震动世界篮坛

文章来源: 网络

贺龙元帅(亲切地称为贺将军)强调,什么都不能落下,他不仅在训练、比赛、生活,甚至个人问题上,真心实意地关心、支持运动员,更重要的是在政治思想上关心、帮助运动员,在精神上鼓励他们。1957年,纪念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苏俄队来访,当时国家队正在广州集训,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回北京。刘少奇和中央多位领导在北京体育馆观赛。上半场,中国队发挥得不好,主席台上很多领导都表示不满,纷纷抱怨、批评,给运动员造成很大压力。刘少奇主席坐在前排,听到了后面的议论。 他转身批评这些发牢骚的领导说:“你嫌他们打得不好,自己下去打,受点挫折有什么关系,就跟打仗一样,需要鼓励!”中场休息时,服务员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运动员们。用服务员的话来说,“刘少奇同志批评了他们,谁也不敢吭声了。”大家听后都很感动。下半场,大家斗志昂扬,打得越来越好。比赛结束时,打成平局。这是思想上、作风上的胜利。但何将军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他认为,迷信并没有被打破。 何将军说:“你们既然和苏俄队(北京队、八一队)打了三次平局,说明双方技术水平差不多,关键问题是思想不解放,战略战术上没有必胜的决心。我知道,比赛结束前几分钟,你们很多人都在想,赶紧敲锣吧!不然,你们就要丢几分了。”

但谁也没有想到,比赛只剩几分钟了,我们还没有进一球!我们要想办法进一球。这是消极的态度,不是积极的态度。缺乏动力是因为缺乏求胜的野心。这跟我们整个大跃进的情况一致吗? ”何将军的批评,深深触动了大家,也确实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中国男篮也从此踏上了新的起点。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中央原决定邀请一些外国文艺团体来华参加庆典。贺龙元帅得知此事后,立即让陈毅元帅去找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希望邀请外国体育团体来华参加庆典。最后中央采纳了何将军、陈将军的建议,邀请一些外国篮球、足球队来华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通过外交渠道,保加利亚、前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前苏联国家青年队(建国后,外国敌对势力对中国采取政治、经济打压和全面封锁,不承认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等国家队也纷纷来华参加庆典。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男篮又成立了国家篮球队。因此,除了前苏联和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承认中国并同中国建交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为了打好这次邀请赛,国家体委决定在4、5月份派男篮去前苏联和匈牙利进行访问,深入了解前苏联和匈牙利的球风。在访问前苏联之后,他们想通过前苏联队了解一下匈牙利队的情况,因为匈牙利队当时是欧洲冠军队,他们从未见过面,对匈牙利队一无所知。

然而前苏联队却说:匈牙利队只有特点,没有弱点。匈牙利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其首都布达佩斯是欧洲著名的古城,位于匈牙利的中北部。多瑙河缓缓流过布达佩斯,把这座城市分成东西两部分。河的右岸是山区,叫布达;左岸是平原,叫佩斯。横跨河上的七座桥梁和横穿多瑙河底部的地下铁路把布达和佩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被誉为“多瑙河明珠”。中国男篮来到这里之后,来不及游览欣赏这个国家的名胜古迹和美景,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参观比赛中。在匈牙利,所有本土球队都不是中国队的对手,与匈牙利国家队交手不仅一场未赢,而且比赛的差距也很大。 匈牙利队的中锋叫西蒙,长得非常漂亮,黑头发,蓝眼睛,很有精神,身高1米93,是球队的核心,球技非常出色,战术意识很强,防守他很难。当时比赛规则没有限制进攻30秒,他一旦领先,就会控球,慢慢的持球,站在罚球线附近,吸引防守队员上来。只要你上来,他就会传球,助攻,突破,很难防守。总之,对付他没什么好办法,特别是匈牙利队的防守,他们有身体条件的优势,对手很难从正面突破他们的防守。中国男篮回国后,全队开始整顿作风,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

在建国十周年之际,我们主场打不好球,怎么向党和人民交代呢?整风之初,何将军亲自来动员全队,他没有批评队员,而是积极鼓励队员。何将军提出“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不怕外国人”的口号,指出:“你把他们看成外国人,他把你们看成外国人,你们都一样,有什么怕的!”这可真是一针见血,击中要害,振奋了大家。整风期间,大家按照何将军的指示精神,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全队思想统一,一致认为不能完全相信引进苏联队。“没有缺点,没有弱点”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从此以后,国家男篮上午出去锻炼,上午学习,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寻找差距;下午训练。大家齐心协力,认真用脑,想办法分析匈牙利队的特点,找到他们的弱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摸索出一条破解匈牙利队的办法。匈牙利队员身材比较高大、壮实,缺乏灵活性,快速反应能力差,球队正面防守虽然很好,但底线却很薄弱。所以,中国队针对这一弱点,加强了底线掩护。钱成海把球传给中锋,底线球员提供掩护,防守队员必须转头。这时,中锋马上把球传给在底线球员掩护下摆脱防守的外线球员杨博勇或钱成海,他们的中远距离跳投和命中率都很高。 我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克服对手的弱点,突破了匈牙利队的防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开始了。中国男篮先后与前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前苏联的国家青年队交锋。所有比赛都在新建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宽敞明亮的观众席、油亮透亮的格纹木地板、透明的有机玻璃篮板……这一切都是第一次展现在中外观众和运动员面前。一踏进体育场,就会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型综合性体育场。为了观看这些比赛,球迷们在第一天下午就排队买票。半夜下起了雨,但排队的人却不肯离开,他们坚持要买票,第二天一早才愉快地离开。买不到票的球迷则在体育场外等候。 每场比赛开始后,场馆外仍有七八百人收听比赛现场直播。而更多的人则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现场直播观看了这些精彩的比赛。前捷克斯洛伐克队是1959年欧洲锦标赛的亚军。队员战术配合意识强,技战术运用熟练,阵地进攻中擅长交叉掩护,主力中锋特蒂瓦脚步灵活,用勾手投篮、假动作给对手造成威胁,然后转身切入上篮。由于内线的威胁和压力,给外线球员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所以内外线的联合攻击力非常有效。1959年世界篮球锦标赛,保加利亚队排名第四,仅次于前苏联、美国和巴西,享有“巴尔干雄鹰”的美誉。 该队的中锋米尔奇夫身高2.01米,体重96公斤,体格健壮,力量十足,但动作却十分灵巧。

前锋萨沃夫和卡涅夫身高都在1米90以上,体重都在90公斤以上,这三人不仅有身高体重,而且投篮非常准,在进攻上具有很强的优势。面对这两支欧洲劲旅,中国队在备战会上认真学习分析了他们的特点,大家一致认为要争取场上主动权。全队统一思想,制定了以进攻为主的战略思路,充分发挥快攻和中远投的优势,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开场几分钟就成功打出4次快攻,加上中距离投篮,5分钟内以14:8领先,士气大振。全场比赛中国队的命中率为56.9%。 由于外线投篮命中率高,迫使对方扩大防区,给中国队创造了切入上篮的绝佳机会。杨博勇利用自己擅长的突破、变向等特点,频频得分,全场比赛独得29分,最终中国队以86:77的比分战胜对手,领先9分。比赛结束时,何将军和彭真市长与双方运动员见面。在与前捷克斯洛伐克队的比赛中,中国队通过巧妙的配合,频频为杨博勇和钱澄海创造多次投篮机会,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杨博勇和钱澄海两人身高只有1.80米,但在对方高出他们十几厘米的防守压力下,他们依然能够从容不迫、精准出手,几乎每次出手都成功。中国队的命中率达到了58.7%。比赛结束,中国队以18分的优势险胜​​对手。

用当时媒体的话来说:“凡是看过这些现场比赛的人,都不禁为我国篮球运动员的活力和勇气所鼓舞和激动,为他们在面对强敌和困难时的无所畏惧,为他们沉着冷静、勇敢果断的拼搏精神所鼓舞和激动。”在与匈牙利队的比赛中,匈牙利队开始显得非常轻松。入场仪式后,中国队向对方球员献花,他们手捧鲜花在球场中央站成一圈,像一个花圈。随着一声呐喊,他们向四面八方奔跑,将手中的鲜花抛向观众,场上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一举动,不仅表达了友谊,也显示出了他们的自信和从容。但比赛开始,就没那么轻松了,而是非常激烈。双方一开始就排上了各自最好的阵容。中国队出场:钱澄海、杨博勇、蔡吉杰、王佳珍、周春林。匈牙利队出场:西蒙、日罗什、利普泰、班赫吉、格雷明格。 上半场开始,杨博永右侧底角射门得分,随后王佳祯篮下射门得分。场上最精彩的一球是钱澄海后场高高跃起,凌空抽射,传给杨博永,杨博永内切上篮得分,赢得全场欢呼声,全场气氛沸腾。在19:12领先时,中国队进行换人,将杨博永、蔡继杰留在场上,换上张希山、于元熙、吴子兵,场上改为全场紧逼战术。匈牙利队利用中国队的换人机会,将比分追至20:21,15分钟内双方打成24平。

上半场结束,中国队以36:30的比分暂时领先。下半场开始,杨博永再次率先进球,中国队一度将比分拉开至42:30,但匈牙利队很快将比分追至54:51。比赛还剩3分钟时,中国队以68:60领先。此时,两队大部分主力球员均被罚下。匈牙利队替补登场的班泽展现篮下实力,3分钟内砍下8分。反击中,对手犯规,中国队两罚全中后,匈牙利队进攻出现失误,杨博永得球抓住机会快速切入上篮得手,最终73:70险胜对手。 当时,除了各大报刊杂志对这些国际比赛的评论和赞扬外,刘勤先在《新体育》杂志上写了一首题为《青春的世界》的诗——一首中匈篮球赛的赞歌,更是令人难忘:宽敞的大厅里人头攒动,明亮的灯光绚丽夺目,雷鸣般的掌声此起彼伏,整个体育馆仿佛被欢呼声掀起。观众们的心也跟着球一样跳动起来,观众们的目光紧紧地追随着球。听!是西蒙还是杨伯勇?随着一声响:嗖!万千颗欢快的心又落入篮筐。娴熟的球技拨动着人们的心弦美国国家队篮球队员5号,大厅里仿佛有千军万马在表演精彩的节目。看!他们个个生机勃勃,身强体壮,美不胜收。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青春的世界!比赛结束了,但人们仍不舍离去,心中洋溢着平静、快乐和友谊。 回家的路上,年轻人的赞美声如潮水般涌来,梦中女孩的笑脸与荷花无比。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当时群众激动的心情,以及对中国篮球运动员的崇敬!体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运动员对一个民族自信心和富强的鼓舞和示范作用,丝毫不亚于卫星、导弹等高科技成果。随后,中国队又战胜了平均身高1.91米(主力中锋安德尤勒·列扎瓦2.08米)、平均年龄21岁的前苏联青年队,获得全部邀请赛的冠军,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何总看完所有比赛,心里非常高兴,每次到比赛现场,他都会问:“钱成海在吗?杨博勇在吗?快把小钱、小杨叫过来。”总经理每次见到他们,总是关怀备至,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刻苦训练,为国争光。钱成海和杨博勇是何总的掌上明珠。那段时间,杨博勇代表国家队、八一队、北京队参加了一系列国际比赛。 据说当时有外国记者问周恩来总理:“杨伯勇不是军人,怎么能代表八一队呢?”周总理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人人都是军人的国家!”在1959年的一系列国际比赛中,中国男篮不断总结提高,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了比较成熟有效的打法:“以快克慢,以小克高,以巧克难”。灵活多变的技战术配合可以说是独特的打法。当年7月,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班进一步提出了“以投篮为纲”的训练指导思想,要求发展凶、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进攻为主、以速度为主、积极防守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

这在当时确实起到了积极重大的历史作用,使我国篮球运动上了一个新台阶。实践证明,我国篮球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世界篮球前列。国际级裁判阿法纳西耶夫说:“1957年我在文艺晚会上见过中国篮球队,这次我几乎认不出来了,中国篮球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了。”新中国成立才10年,篮球运动就取得如此大的进步,让世界刮目相看,怎能不让人为之振奋、为之自豪呢?当时只要提到篮球,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杨博勇和钱澄海美国国家队篮球队员5号,球迷们谈起他们,就会激动不已,用自己的方式在心里赞美这两位崇拜者。总之,他们的名气大到简直就是“篮球英雄”!可以说,1959年是中国篮球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篮球的重大转折点。有人问杨博勇:“那段时期,你有什么感想?” 杨伯勇说:“不要迷信,走自己的路。”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那个时候,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并不富裕,但人们过得充实,精神抖擞。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精神的力量!1959年9月28日,杨伯勇收到一张请柬。请柬精美大方,打开一看,他又惊又疑惑,这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代表党和政府发来的邀请他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的请柬。杨伯勇简直不敢相信,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运动员。

当他踏进刚刚落成、首次投入使用的人民大会堂时美国国家队篮球队员5号,除了建筑的宏伟壮丽令他惊叹不已外,还见到了一些前来参加国庆10周年的外国元首,有前苏联的苏斯洛夫、越南的胡志明、朝鲜的金日成等,还见到了许多以前只能在报纸、广播里看到和听到的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有鞍钢老劳模孟太谟、大名鼎鼎的王崇伦、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作家刘白羽等,还有体育界的马友涵、容国团、陈镜开、郑凤荣,以及坐在他身边的钱成海、郝玉莲、马申书等。当他身处此地、此景时,他相信,这是真的,这是事实,这是党和人民给予他的最高荣誉。 在会谈间隙,杨博永问钱成海:“我们能配得上这么高的荣誉吗?”钱成海说:“党说能承受,我们就承受得起。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荣誉不能算是对我们成绩的奖励,只能算是对我们未来的鼓励。”当时,篮球在体育界和群众中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和地位。尤其是杨博永还受邀出席建国十周年国宴,与周恩来总理在主桌共进晚餐,足见国家对篮球的重视程度。为什么国家篮球队受到如此的关心和重视,给予杨博永如此高的荣誉呢?因为篮球为国家带来了荣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国际奥委会的垄断,为打破超级大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作出了贡献。